2014 年 10 月 21 日 周 二
13日我乘坐K771次列车从济南到盐城参加同学聚会。这是一列济南到南通的直达快车,是一辆红皮车。早上7点半从济南发车时我看到有一大半车厢空无一人,我在11号车厢,这里却没有一个空位置。行程的前半段时间我在读书,因为我不需要浏览飞驰的火车窗外的风景,这些风景是我上大学后浏览过40多年的风景,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---依然是秋收后的黄土色,小麦还在萌发之中。唯一不同的是每到一个车站会有大片的高层建筑站在那里。
列车从徐州开始向东到达新沂后转了个方向向东南方开去,直到过了淮安车站,我才慢慢浏览着窗外金色的原野,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。
淮河以南苏北的水稻就要进入收获期,窗外一片金黄。隔着不清爽的车窗玻璃我开始欣赏着苏北金色的秋天。一片片一条条黄绿的稻田从眼前飞驰而过,我还未来得及按下快门它们就迅速地变换着美丽。这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。远处一片片新房被金色的稻田包围着,这景色比在欧洲、美国看到的更让我感到亲切和踏实,这是我们的国土,这是我们的秋天,因此这里更美丽。1966年我们大学生曾被派驻到这片土地参加社教和四清。而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唯独这金色的原野依然有着不变的颜色,只要劳动者没有变,田野就不会变。
P1 红皮车已经不多见
P2 金色的原野比在城市里拥挤的马路更让我感到舒心。冬天的大米会有的。
P3 车窗外的美丽是永恒的。因为有劳动者,因为有秋天。
P4 在淮安车站我又看到了绿皮车,这不容易。听说铁路又要恢复绿皮车。高铁属于富人和官员,绿皮车才属于普通的人。
P5 高铁站用来停靠绿皮车,高高的月台无法上下真是大材小用。
P10 高压线、村庄都是金色田野的好伙伴
评论